第六十八章 令人崩溃的文献(2/3)
作品:《旧日音乐家》/>
希兰从桌面最底下抽出了一张被压着的纸。>
范宁走到希兰旁边,撑着桌面,看向这张比前世2尺寸还要更大一些的雕版印刷纸。>
他一眼望去,只觉得自己密集恐惧症都快犯了。>
纸上被希兰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框,框内有的写了字,有的空着,散乱分布,它们彼此间用线条箭头互相连接、互相穿插、相互指引,有实线、虚线、波浪线、双条线、打叉的线、打问号的线、标有文字注释的线,有的是一对一,有时是一对多、多对多,有的是单向有时是双向,线条和线条组成了一座巨大的凌乱的迷宫。>
粗略这么去估计,已经写上去的,至少有两百来个文字框,和接近千条连接线!>
“这……这是什么意思,你不是说正文两个小时就翻译出来了吗?”>
范宁看得浑身流汗,他看了看这张纸,又看了看另外那一叠秀气如小诗的文字。>
这两者不说是否类似,至少毫不相干啊……>
希兰解释道:“这篇无名文献的主体部分,是一首叙事性质的长诗,用图伦加利亚语写成,篇幅的话,大约只占了整本的百分之五出头...”>
“然后其余部分,包括了评语、索引、注解和补充说明四大类型,这些附录性的内容行文晦涩,相互引用,有的层层嵌套,有的交叉错乱……”>
“比如——”>
希兰说着,伸出纤纤玉指,指向她写出的那首长诗的某行读道:“……我们沐于悦人之巡礼,愉悦转瞬即逝,苦痛更胜以往,如手掌贴于蜡面,如卵壳浸于咸水,如养料覆于群山。鲜红之池,伟大之母于隐秘中将我们逐一拾起,聚成燃料映照辉光,见证未至的生诞之日……”>
“把主体部分翻译成这样的字面信息并不十分困难,但如此这般充满象征隐喻,不明所以。比如我读到这一段话时,原文中做有四处标记,指示可参考第1405行评语,第225、226号索引,以及第140页的补充说明。我循着提示往后寻找,1405行评语内容指向了第410号索引,第225,226号索引要求我读懂原文中另外七处暗示,而140页的补充说明和第410号索引又同第75组的祷文注解互为补充……”>
“恼火的是,这些信息碎片的语言还不一样!以历史上传播地域分类的话,它们涵盖了在当今提欧莱恩境内的古霍夫曼语、图伦加利亚语、诺阿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旧日音乐家 最新章节第六十八章 令人崩溃的文献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net/246/246874/69.html